2023年4月15日 星期六

 1-7  脫漢的台語字

在台灣島上占絕大多數的台語族群,雖然在近半世紀來開始意識到台語文字化的問題,也有過各種嘗試,但至今仍無顯著成果。其原因除可歸結於政治環境之束縛及知識份子之惰性外,各種文字化方案本身的缺失也不容忽視。

誠如前述,台語文字化除了採用適當的書寫符號(文字)的問題外,還必須面對台語是漢語系的一支而且深受漢字的影響的問題。本書既稱「台語字」,不稱「台語」,即在宣示本書使用的字是一種文字,它所拼寫的每個單字都承載明確的意涵,不是用來當漢字轉讀的音標

十九世紀以後,西方文明東來。大量的新知識、新概念需要新的詞彙表達,例如:「自由」、「民主」、「經濟」、「化學」等這些新詞剛開始都是日本的漢學家尋找字義相關的漢字結合來造詞,中國照收成為華語詞彙。但是,這樣的造詞不僅有它的極限,在語言學上也是不嚴謹的。因為每個詞背後都有一連串的意義與文化背景。單靠兩、三個漢字,即便再怎麼相關,也是無法將原詞表達清楚的。另一方面,如果只拿漢字表音,既無效率,又會受到漢字圖形固有的意象的影響。

最可議的例子莫過於現代華語的化學名詞與醫藥名詞。對於新發現的化學元素或化合物,世界各國都是採用音譯,以國際共通的拉丁語為本,將其本國語調適到最接近的發音來拼寫。唯獨華語硬是創造近百個單音節字,如「鎵」、「釓」、「釙」、「氙」以及「羥」、「烴」、「羧」、「胺」等,不但無法與國際接軌,也徒增同音異形字的困擾,最後不得已又混雜音譯如:「烴苯噠嗪」、「羥甲雄葘烯酮」、「呋喃甲基腺嘌呤」、「噻唑苯并咪唑」、「谷氨酰羧肽酶」等,多數人都不曉得是怎麼唸,也無法從字面懂得是什麼意思。台語字絕不能依樣畫葫蘆,成為只是漢字轉換成羅馬字的注音工具。

世界上幾乎所有的語族吸收別的語族的語言時,不論是與人文有關的政治、法律、哲學或與科學有關的物理、化學、生物、醫藥等專門術語,都是直接從語音模仿造詞的,這也是符合生物的本性的。也因此,後來日本許多新詞彙都改用假名表音方法吸收外來語。台語字既然是拼音文字,在吸收外來語時也應該以音譯為主(詳內文4-6)。

除了漢字音譯的問題外,台語單字本身沒有詞性的結構,必須靠前後文來分析每個單字的詞性,在句子的結構或文意的掌握比較不嚴謹。例如:台語的形容詞與華語一樣都是藉「的」加在特定的單字後面來構成。但是,「的」也是代表「所有」的介詞,這會產生概念的混淆。還有,台語的副詞不發達。現代華語受西方語言影響已使用「地」當詞尾,大量擴張副詞的詞彙與運用,加強文句的精準度,這是台語要創新、趕上的。容後於內文4-3-3再詳述。

此外,一般人說話(亦即,口頭語言)通常是即時的,未經整理的,從文法的觀點來看,是不嚴謹的,但因有當時的時空環境襯托,相互間大致可溝通,不致誤解。一旦寫成文字,缺乏時空背景的襯托,就難以準確掌握說話者的本意。因此書面語言的結構必須更嚴謹,不能只單純記錄口頭語言的聲音,它要能讓口頭語言有規則可循、更穩定,準確呈現說話者的本意。由於台語從未有文字的輔助,又一再受到外來語言的干擾與侵蝕,在文法結構上愈來愈混亂,因此,本書依台語的特性設定書寫台語字的正字規則。這些規則不拘泥於既存的口頭語言的表現形式,必要時也新設一些規則,讓台語文成為更嚴謹、更準確的溝通工具 (詳第4)

台語字是一套有主體性與前瞻性的文字。它不僅要能用來寫詩歌與文學,記錄我們自己的歷史與文化,更要能用來吸收現代文明,在宗教、哲學、法律、數學、物理、生物、化學、醫學、資訊等各領域都能夠運用自如,與國際接軌。所以,台語字在造詞與文法都必須突破漢字的思考模式,必須大膽地創新,吸收進步國家的語言,讓台灣人不僅能在當代社會的發展上加緊腳步,迎頭趕上,更能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璀璨的紀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前言 台語字與台灣建國 Zinnlui qapp qwiitax ee dungzbut brr qang:ee jit xee degdiamw dirzz si giyxgenn ee congwjr. Giyxgenn si zinnlui ee diwhui qapp ...